杂文笔记

    返回首页    发表留言
本文作者:李德强
          智慧不是投机取巧
 
 

       我相信知识、相信科学,我相信智慧是人类最伟大的财富。但很多人不这样认为,他们不喜欢读书,不喜欢学习,每日里百无聊赖,好吃懒做,当看到比自己优秀的人时,一定要挖空心思的找到别人的缺点,并把它们放大,从而显示自己要比别人强。我们看这样三个小故事:

 

                故事一:太空笔的发明

        美国航天部门首次准备将宇航员送上太空,但他们很快接到报告,宇航员在失重状态下用圆珠笔、钢笔根本写不出字来。于是,他们用了十年时间,花费120亿美元,科学家们终于发明了一种新型圆珠笔。这种笔适用于失重状态、身体倒立、水中、任何平面物体,甚至在摄氏零下200度也能书写流利。 然而俄罗斯人在太空中一直使用铅笔。

        表面上看这是个非常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它告诉我们:有时看上去很复杂的问题,其实有极简单的现成解决办法。但是很可惜,这个故事是假的。因为铅笔笔尖容易碎裂或断裂,在微重力的环境下四处飘浮,可能对航天员或仪器造成损伤,并且很容易被航天员吸进嘴里或呼吸道里,最重要的是铅笔可燃,NASA在历经阿波罗一号起火事故之后,宇宙飞船内就尽量避免使用可燃物。

        美国公司的太空笔于1965年取得专利,通过了NASA的极端环境测试,可上下颠倒拿著书写,甚至在水中也写得出字来,只不过温度太高时,墨水会从蓝色变成绿色。而为了应付缺乏重力的状况,他们把油墨存放在充饱氮气的笔匣内,气压为每平方公分2.46公斤,比地球海平面上大气压力高出一倍以上。这个压力会把油墨推向笔尖的碳化钨圆珠。这枝太空笔的油墨也很特别,平时维持胶状固态,直到笔尖圆珠滚动,才会把它变成液态。笔匣内的氮气也能避免油墨和空气混合,所以油墨不会挥发或氧化。

        存在即合理,发明太空笔是有道理的,不是用改铅笔就能解决的问题。        

 

                故事二:吹走肥皂盒的风扇

        联合利华引进了一条香皂包装生产线,结果发现这条生产线有个缺陷:常常会有盒子里没装入香皂。总不能把空盒子卖给顾客,他们只得请了一个学自动化的博士后设计一个方案来分拣空的香皂盒。博士后拉起了一个十几人的科研攻关小组,综合采用了机械、微电子、自动化、X射线探测等技术,花了几十万,成功解决了问题。每当生产线上有空香皂盒通过,两旁的探测器会检测到,并且驱动一只机械手把空皂盒推走。
        中国南方有个乡镇企业也买了同样的生产线,老板发现这个问题后想出了办法:他在生产线旁边放了台风扇猛吹,空皂盒自然会被吹走。

        这也是一个用来挖苦科技的例子,风扇吹走空皂盒是临时解决了问题,但被吹走的盒子可能散落满地,也可能被吹到其它生产线的机器上,可能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和生产安全。看似很笨拙的科研攻关小组,经过努力不但解决了技术问题,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有着非常多的技术积累和技术专利,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在技术创新与发明。我们知道爱迪生发明电灯(准确的说是改良电灯)经过了几千次试验,并终于成功的发明的白炽灯。而在他整个过程中附属的发明也非常多(留声机、抽气、改良电话机等等),这都是人类宝贵的财富。而如果我们拿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来看吹走肥皂盒的风扇时,一些投机取巧的人只会说:“为什么要发明电灯?我们用油灯和蜡烛一样能照亮夜晚。”

        真正解决问题的捷径是直面你的问题,而并不是要投机取巧。

 

                故事三:高空落下的水滴

        这是一个网上很流行的小故事,内容是这样的:晚上我为了增加学识,误加入一个博士群里.见到有一个人提问:“一滴水从很高很高的地方自由落体下来,砸到人会不会砸伤?或砸死?”群里一下就热闹起来,各种公式,各种假设,各种阻力、重力、加速度的讨论,足足讨论了近一个小时。这时,我默默的问了一句:“你们没有淋过雨吗?群里突然死一般的寂静。然后,然后我就被踢出群了。

        我十分怀疑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我甚至觉得这个故事是那些反智主义人士故意捏造出来挖苦别人的,他们只是想证明这个人读了博士也不过是一群书呆子,自己比他们强的多。因为有很多不读书的家伙,他们希望证明读书没用,搞科研没用,专家不如小工,博士不如道士。而且我们仔细的想想,这个故事本身也有问题,为了增加学识才误加入了一个博士群,而用数学和物理的知识来计算高空落下的水滴是否会砸死人是非常有技术含量的,为什么不好好的学习这些人解决问题的过程,而是肤浅的只看到淋雨的结果。使用数学工具可以用来解决简单通用的问题,也可以解决更高难的问题。如果问题是高空落下的降落伞着陆时的速度是多少,有多少人会解出这个问题?还是要用微分方程来解决。

        这就像另外一个小故事:鸡和兔共15只,共有40只脚,问鸡和兔各几只? 我答:“设鸡的数量为X,兔的数量为Y”……我还没算出答案,朋友已给出了答案。他说你们这些念过书的人不残废才怪呢?他的算法是:假设鸡和兔都训练有素,吹一声哨,抬起一只脚,40-15=25。再吹哨,又抬起一只脚,25-15=10,这时鸡都一屁股坐地上了,兔子还两只脚立着。所以,兔子有10÷2=5只,鸡有15-5=10只。

        这种算法的确是解决了这个问题,然而这样取巧的解决问题只适用这一小类问题。而我们所学的X、Y代数解方程法更加通用,能够解决更多的问题。我们可以回想一下考试时所做过的“应用题”,不是用这种“取巧”的办法就能解决的。关于数学能够解决什么样的问题我不想多谈,一句话——数学是科学的女王。

        说到底,这些不读书,不上进的人,他们只看到结果,看不到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意义,看不到这其中种种对科学探索所具有的无穷潜力,看不到真正智慧给我们带来的财富。其实,眼界和认知决定了人生层次。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看不清?点击刷新

 

  Copyright © 2015-2023 问渠网 辽ICP备15013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