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笔记

    返回首页    发表留言
本文作者:李德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中国民间有句老话叫作:“磨刀不误砍柴功。”这句话我想所有人都听过,但真正能够理解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的工作生活中的却很少。在工作中,我经常能够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很多人手里的工作都很多,时间也很紧,大家总是忙着把手里的工作尽快的处理好,但多数人也是忙的焦头烂额、事倍功半,效果并不很好。

        我还是以做编程为切入点来谈谈这个问题,前些天公司接到一个项目,由于一些必要的原因,我们需要采用一个全新的开发框架(其实就是一套编程使用的开发工具)来进行编程工作。但多数同事对这套框架并不了解,而且项目的工期又比较紧,于是大家的工作状态是这样的:没人去学习这套工具的原理、使用方法。遇到自己要做的功能从工具中找到类似的代码,复制一份到自己的目录下,做一些简单的修改。我曾经问过几个同事为什么不去学习学习这套工具的内部结构、原理呢?他们的回答非常有趣,说:“现在项目时间这么紧,根本没有时间学习,为了赶工期只好现拿现卖。能把功能先弄出来再说,等以后有时间了再好好学学这框架。”可是结果呢?第一:工作效率并没提高,当我们使用一个工具时,在对工具根本不理解的情况下又怎么能很好的使用它?完全是在照葫芦画瓢。第二:就算这项目做完了又有时间再重新学习吗?不见得,没有工作效率,正常的工作都难完成,更别说项目时间紧,又要每天加班,连业余是时间都很有限。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就在于能够制造并使用工具。这就好像是我们上山砍柴。如果我们用一把很钝的斧子和一把很锋利的斧子砍柴的效率会是一样的吗?而且我想就算加上磨刀的时间也比使用一把很钝的斧子要快的多。也就是我们为什么常说“磨刀不误砍柴功。”我一直有一个习惯,无论是玩电脑或手机游戏,在电脑上看电影,或是工作学习,我打开一个软件时(无论是游戏、播放器、编程工作、浏览器)第一件事总是先打开它的“设置”界面,看看这款软件都有哪些设定功能,我尽量将其修改成我习惯的方式,比如修改软件各种功能的快捷键,修改软件的显示方式等。这样用起来才会得心应手。有时为了解决一些重复性的工作,我常常会自己编写一个小工具,比如将sql中的所有参数直接替换到sql语句当中去,而不需要每次调试sql时需要一个参数一个参数的复制,浪费大量的时间。

        公司有很多台办公电脑,大家用的都是公司给分配的静态的局域网IP地址。公司的路由器也有无线功能,很多同事的无线设备(手机、平板电脑)也通常会连接到公司的网络上,由于无线设备通常是自动获取IP地址,于是每天上班时那些无线设备的IP地址常常跟那些静态IP地址电脑的有地址冲突,导致静态IP的电脑无法使用。这几乎在每周都会发生几次,解决的办法是大家在办公室里大声的喊:“谁的手机占用了我的IP地址?请换一个,不要用我的IP地址。”每次处理这样的情况大概都要几分钟,有时地址冲突的多,也要十几分钟才解决。我一直不解理为什么不把路由器重新做一下设置呢?把路由器的DHCP动态IP地址分配范围修改成与静态IP不重叠的范围呢?如果不会设置为什么不花半个小时去学学,然后每天都会节省很多无谓的时间浪费。

        有些同事常常要在Linux操作系统上做一些项目的部署,通常都要使用vim做一些文本、代码编辑工作。但很多人在用vim时只会使用它的insert模式,只把它当做最简单的文本编辑器来用。对于它的“command”模式“normal”模式等等完全不了解。 常常跟我抱怨说Linux下的vim真难用,编程一个文件真费劲。我听了只是一笑,不置可否。为什么不花点时间去好好的学学vim呢?如果你花了几天时间好好学习vim,你就会觉得它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命令行编辑器。vim能够成为众多优秀程序员所热爱的编辑器是非常有道理的。

        还是那句话“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很多人觉得在这个科技发达、信息多元化的时代,那些旧思想都过时了,不适合现在人的生活工作。但我不这样认为,我觉得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很多思想都非常有价值,有这些思想可以从哲学的角度来引领我们的生活。学会并善于使用一件工具,要比用它做出的结果远为重要。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看不清?点击刷新

 

  Copyright © 2015-2023 问渠网 辽ICP备15013245号